普及新技术知识及应用效果迫在眉睫
依靠科技保障粮食安全
普及新技术知识及应用效果迫在眉睫
本报记者 吴红月
■食品安全论坛
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粮食价格走出危机走向稳定”,因此,社会各界都在围绕粮食价格波动对世界粮食安全的意义和影响进行着广泛的研讨。10月18日,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林敏教授在“全球粮食安全与现代化农业技术”媒体座谈会上指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面临着土地资源、水资源匮乏等自然力的约束,又不可能依靠粮食国际贸易来保证自身的粮食安全,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支撑才能实现我国粮食基本自给的战略目标?如何应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的诸多新挑战,都是特别值得深入思考和讨论的重大问题。
谁来养活中国
20年前,美国的学者布朗先生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议题——“谁来养活中国”,曾经震撼世界,也震撼了中国国内。这一话题至今仍然成为社会持续关注和深入探讨的内容。
数据分析表明,中国的耕地面积从1995年19.5亿亩减少到2008年的18.26亿亩,这条18亿的红线随时都可能突破;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劳动力质量和数量正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我国化肥施用量的总体已经饱和,难以继续依靠像增加化肥施用量这样的传统手段来提高粮食产量;中国是世界上的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100立方,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全国农业灌溉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只有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尚未根本扭转;我国农村以一家一户为主的小规模经营方式意味着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制约了农业生产率和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可以这样说,上述因素制约了我国粮食供给能力的提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秦中春研究员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首先是资源。因为粮食是要用耕地、水资源生产出来,它是一个土地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我们首先要保障耕地和水土资源,要加以管理,管理是不是严格,是不是有效。其次是投入。粮食生产过程是一个经济活动,需要足够的投入,不仅要有资金,还有非资金的劳动力以及其他的要素投入,如配套的水利、道路等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这些投入是不是充足。第三是科技。粮食生产过程,科技可以提升生产力,这个科技包括生物科技、机械、配套农艺等等方面,科技支撑是否充足、是否有利于提升生产力。第四是政策。政策是否合理到位,我国对待粮食产业发展方面是不是建立了一个很好的体制和机制,能不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经营者搞流通的积极性。
产量“八连增” 发展有“八难”
秦中春指出,目前关于中国粮食市场形势的一个基本判断就是:近期的粮食供应有可靠的保障,虽然近几年国际上的粮食很紧张,但是国内安全无忧。
具体来讲,一是通过多年的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建立了一个强农惠农支持的政策体系,粮食主产区、核心产区产量大幅度增加,种粮是有积极性的。二是从2004年以来到今年,实现了粮食生产的“八连增”,市场上的粮源是充足的。三是粮食的几大品种,水稻、玉米、小麦供求基本平衡。
但是,他也表示,从未来的发展上说,仍有“八难”问题,需要经过努力加以解决。一“难”是,可用的耕地资源在减少,城市化过程中要占地,而且占那些好地,资源有减少的趋势,要保证粮食的面积比较难。二“难”是,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从农村劳动力转为非农业劳动力,要保证粮食用工比较难。此外的几个难题还包括生产成本、生产基础设施、科技、粮食产销矛盾、国际市场影响以及对物价总水平的控制等等方面。所以,保障中国中长期的粮食安全仍然不容乐观。
中国在粮食安全问题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围绕着一个基本目标,即“依靠自己来养活自己”。秦中春说,我国的粮食政策和手段实行的是一种举国体制,是通过国家的统筹规划来考虑的,主要围绕着资源管理、投入保障、科技支撑和政策扶持等四个关键领域,构筑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效的体制和机制。
让社会知晓科技的应用效果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的一个宗旨就是要保证粮食安全。华盛顿大学生物系教授、美国唐纳德植物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ROGER BEACHY表示,展望未来,需要用新的科学技术来支持农业发展。而新的技术要实现三个目的,一是农业能够为今后人口的增加提供足够的粮食,世界人口在不远的将来会达到100亿。另外,农业必须是一个高效持久的行业。因为人口会更多,因此,技术创新所提供的资源一定要比现在更好更多。第三,农业将有助于农民更好地生存,赚更多的钱。
据了解,在中国,针对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科技支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育种及良种培育,粮食精播技术,标准粮田建设,病虫害防治和推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和应用,农业灌溉等工程技术,农艺改良技术,粮食加工、保鲜、贮存、运输等技术,以及如何优化、组织、管理,提高粮食生产力,改进生产共同体与产业链的相互关系等等。目前,利用生物技术改进和提高产量,通过基因转移的研究来实现的新品种或者新物种,已成为国家保证粮食安全,确保在技术竞争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手段。为此,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就设立了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研究课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博士指出,目前社会大众对于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认识还很不足,缺乏对技术带来的应用效果的正确理解。他说:“常规的杂交育种是大家所接受的,转基因育种和杂交育种方法都是在已有的品种上对基因进行改造,只不过基因工程使这种改造更为精确、更有预见性,效率更高。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被允许转移‘好’的、有用的基因,删除‘坏’的、无用的基因。这些‘好’的基因来源清楚,结构明确,转移操作精确可控,能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