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天地

雨林甲烷浓度或与植物树冠有关

德国哥廷根大学10月17日发表公报说,该校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了造成热带雨林上空甲烷浓度偏高的可能原因,这一成果将有助于更精确地研究全球气候变暖现象。


该校与马克斯·普朗克地球微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在厄瓜多尔南部的山地雨林中发现,凤梨科植物呈喇叭状的树冠能收集雨水和落叶,由此产生潮湿的生物群落环境,有利于各种两栖动物、昆虫和微生物等能产生大量甲烷气体的生物生存,植物也从中获得养分和水。


研究人员说,他们在山地雨林中凤梨科植物附近闻到了强烈的发酵气味,因此测量了甲烷含量并发现上述现象。据介绍,凤梨科植物周围生物所释放的甲烷量要大于土地对甲烷的吸收量。此外,其他雨林植物的树冠也同样有可能形成类似的生物群落环境,为排放甲烷的生物提供生存空间。


这一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地球科学》网络版上。研究人员表示,学界在2003年就曾发现热带雨林上空的甲烷浓度偏高,但其原因一直不明,此次发现有可能解答这一疑问。(来源:新华网 周谷风)

更多阅读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四川省地理学会 蜀ICP备0500382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邮政编码:610041
邮箱:huying@imd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