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交流

2015年度优秀论文:《初中地理导学案的设计与思考——以《板块的运动》为例》

初中地理导学案的设计与思考
——以《板块的运动》为例
彭州中学实验学校,胡正萍
,邮箱:1393101927@qq.com,电话:13980713310


摘要:现今“导学案”教学盛行于教育行业。“导学案”教学能够如此大范围的推广,很大程度还在于导学案优化设计最大化的发挥学生个性需求。导学案是教师给学生自主学习搭建的平台,符合学生的主体性,符合教师教学的主导性【1】。本文就初中地理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状态而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地理;设计


伴随课改的实施,不论沿海还是内陆,全国各地的学校逐渐推行属于自己的独特高效学习模式。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大量的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为主体”先进理念的指导下,针对中国的教育现状,将独特的的见解转化为课堂实践的实际内容——“导学案”教学模式。而真正的高效、成功的导学案教学课,关键还是在于一份合理且优化的导学案。
一、导学案内涵
导学案,拥有“导”与“学”。顾名思义,“学”即通过学生“学”,教师再适度的“导”,而其核心为学生的“学”,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导”。此“导”的本意是导过程,导思路,导方法,但绝对不是“牵着鼻子走”,更不是包办和代替【2】。
学生的“学”是在一定知识基础和相应学习时间及适当的思维空间上,借助教材,提前完成自主学习内容。而教师的“导”便建立在学生获取本堂课基础内容之上,通过点拨、启迪,引发学生的思考,解决相应问题。
二、导学案编写的思考
要想拥有一份真正优异的、适合学生的导学案,其设计内容必定是遵循专业人员的深思熟虑、反复斟酌而草拟,然后层层删选、反复研究再制定。如果导学案编制不科学,不恰当,会极大地影响学习效果。应当通过详细分工、具体研讨、个人备案、集体研讨、因材施教、反思等程序,其过程是复杂的,也是值得众人思考的【3】。
(一)设计的原则
导学案的使用对象是学生,但是制作者却是教师。这就需要教师再设计导学案的同时,既能保持时下先进的教育理念,还能换位思考,以学生为出发点,从学生角度探究,切实贴合“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要求。
(1)全面性
导学案的设计不仅需要思考教师教学情况,思考教学内容的开展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学生目前的思维状态、理解程度及原有基础等方方面的内容。综合而言,就是全面概况“导”与“学”的内容,体现地理事物或现象“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4】,彰显结构的整体性,实现共赢。
另外导学案还涉及当堂所学知识的课堂巩固练习。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没有设计课堂练习的导学案,不能算是优秀的导学案,至少也不能算是一本完整的导学案。导学案中练习题的设计在以教材为依据的基础上,开放性的借鉴各种外部资料。并且问题的设置需要多样化、新颖化、全面化,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心理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丰富学生知识。
(2)目标性、导向性
学习目标,即三维目标。依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师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等而制定的,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导学案的涉及就包含了这三维一体的学习目标。当然,学习目标的选择绝不能东拼西凑,敷衍了事,否则就只能是猪身牛肚,毫无实际意义。同时每节课的导学案都必须列出明确且详细的重难点,促使学生了解当堂课内容的重难点,才能以重难点为方向,在重难点上多花心思。明确的目标能让学生紧紧抓住当堂课学习的重点,从而更好地抓住学习的主要矛盾,合理地分配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课堂学习的效率【5】。
通过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安排,明确学习方向、学习内容、学习任务。而学法指导的设计就更具目标性,借鉴学法掌握学习内容。学生更为课堂练习的设计不能太多而在于精,针对学生学习任务而设计,在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知识的指导下,通过精挑细选而定成,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3)层次性和梯度性
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班的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不尽相同。导学案问题的设计应符合基础—中等—困难的要求,由浅入深,深化知识内容。首先选择题和综合题比例应适当分配,难易程度把控需适中,同时练习题的安排应遵守先易后难的顺序,循序渐进,而且要估计好课堂练习所用的时间,确保在课堂内完成。这样既能在课堂上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同时也方便清查学生完成练习情况。这样的安排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还可以改变学生“太难了不易接受,太简单就感觉枯燥”的观念【6】。
(4)创新性
导学案中要实施创新教育,那其设计就不能太枯燥,特别是初中生的导学案更应该生动、形象。设计页面能够形成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让他们能主动地思考、想象并加以引导和鼓励的结构【7】。其中问题的设计不完全是书本上的“死”答案,一部分应该是通过教材的内容,联想、思考而得来的。导学案不是练习册,因此不能一味的做题,还需要添加一些趣味性知识准备和课后阅读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还能扩展学生的视野。但课后阅读的添加,也不能太随便,应建立在本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迁移。其中学后反思,就是赋予学生广泛的平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些内容都是导学案上不可或缺的,也是充满创新思维的内容。
(二)模块设置及设计意义
导学案的构成对于各门课程来说是没有固定格式的。但其大体上都具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探究内容、当堂检测等。下面我将地理导学案设计的各个环节及意义列出。



模块的设置 设计的意义
课题名称 当堂课的标题,大字突出,直观明了。
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并结合当堂知识及学情,将新课标分解、细化为三维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简洁、准确、清晰、全面,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主,德育目标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达到的态度。这样的安排既利于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当堂要达到的目标),也有利于教师教学。
学习重难点 通过本节重难点知识的分析,既能凸显当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也有意识的提醒学生着重把握相应的重难点,学生便能合理分配时间处理本节知识内容,花少量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多一些时间处理重难点内容,能将知识分析的更加透彻。
课前阅读 针对当堂知识点,准备教材上并未出现的为本节课服务的简短的阅读材料,既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知识文化,也能为当堂知识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
学法指导 提供相应的,较为具体、细致、适当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学习。这样的学法指导,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像明灯一般,指明方向,减少走弯路的时间,帮助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还能改善学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的状态,从迷茫转化为得心应手,利于突破重重关卡。
自主学习 该模块的内容是针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的梳理,以填空、读图等形式呈现,为了减少学生的负担,因此本模块内容的填写,题量控制在6个小题内,用时控制在10分钟之内,并且设置的题目难度系数不大,较为基础,最好在教材上能够直接找到答案【8】。学生通过熟悉教材,在课前就将自主学习独立完成,相当于是针对教材的一次预习,更具针对性。教师应及时的检查学生完成情况,这样便于教师课堂内容的开展。
存在疑惑 有些学生预习完教材后,可能存在些许疑惑,或者是学习完本节课的内容后,仍然存在困惑的地方。老师也不可能就课后十分钟解决许多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好意思问问题的学生。这个时候,这个模块就凸显它存在的实质意义。这样教师也能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解剖,及时将存在的问题处理,以免留下更多的疑惑。
合作探究 仔细分析三维目标,针对当堂内容的重难点,设计具有合作、交流性质的问题。在重难点知识相对而言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也不是一两个题目就可以解决,因此就需要将问题阶段化、层次化。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设置问题,这样既可以学习基础知识,也可以引申到重难点的突破。设置的问题还要考虑班级小组数量,尽量让每一个小组都参与到讨论的氛围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解决一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些较难的问题,可以给出适当的提示信息,这样的安排既能节省讨论的时间,也能更容易的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四川省地理学会 蜀ICP备0500382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邮政编码:610041
邮箱:huying@imd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