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交流

2015年度优秀论文:《用错题点化 提升复习实效——以“水循环”试题为例的教学复习方法探究》

用错题点化 提升复习实效
——以“水循环”试题为例的教学复习方法探究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 刘园秋

进入高三一轮复习后,除了对原有教材体系的梳理,更强调考点的过关。练习是通常普遍采用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了大量的试题。特别是有的同学还准备了错题集。如果能认真分析错题,找出错误原因,体会试题特点,归纳做题方法,联系高考命题趋向,就能使我们的复习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而这个过程不能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需要老师和学生认识统一,相互提携。
一、定时训练,收集同源异构题。
例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5届成都二诊)
材料一洞庭湖位置图。(图8)

(1)说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10分)
参考答案:海陆间循环(2分)太平洋海面蒸发的水汽(2分),随东南季风被输送到该地区(2分),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2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最后流回太平洋(2分)
解析:此题是以区域为背景,利用区域位置图,考查对水循环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原理的理解,以及对图的判断和原理的应用分析能力。
学生做题情况统计:该题难度不大,平均得分较高。但失分原因集中:1、水循环类型:陆地内循环。2、简述过程:陆地------海洋,相应环节缺失(如水汽的蒸发和输送),无重要地理事物名称(如太平洋、东南季风和长江)。
例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17届入学考试)
材料二: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雷州半岛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乙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2)读图乙A,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
参考答案: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森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2分)增加雨水下渗,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2分)
解析:此题是以区域地理事物演变为背景,考查对水循环相关知识和原理的理解,以及读图能力和原理应用的分析能力。读图,可以看到山坡上有天然次生林和灌丛,植被能够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转变为地下水。根据图中的地下水线,可以看出,地下水位比沼泽水面高,地下水补给沼泽水,所以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是沼泽的获得稳定补给水源的原因。
学生做题情况统计:该题得分偏低。失分原因:1、读题、读图不仔细。2、无法建立水循环和沼泽水源间的关系。错误答案大同小异:海面蒸发的水汽,随风被输送到该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沼泽。
二、 集中解读,点化错误。
针对例2中的问题,从学生答题实际出发,查找同源异构试题,精心设计讲评,围绕错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我评价。实现学生与教材和命题者的对话,提升解题能力。
具体做法:
1、试卷先发下去,让学生再熟悉试卷,本题一共设置了几个问题?分别考查哪些知识点?考查了哪几种能力?自己做错题的原因?是否曾经做过类似题目?常见的解题方法是什么?
2、老师展示例2和例1,让学生对比分析,查找异同并讨论解题方法。
如例2和例1相同点:水循环和过程。不同点:“过程”定义的范围。例1“过程”指代的是海陆间循环的过程;例2“过程”是图中沼泽获得水源的过程,虽强调了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但不完全等同于海陆间循环的过程。
3、老师小结,肯定学生的做法,并指出学生试卷分析时需改进的地方,补充学生疏漏的内容,并详细分析难度较大的题目,提炼解题思想和方法。
三、 回归教材,引申拓展。
教材是思考和定位的最终归宿,一切以教材为准。在每次讲评中或讲评后一定要留时间让学生回归教材,仔细阅读教材中的每一个字,细细捉摸,反复推敲。此过程要注意引导学生三个方面的思考:看自己的答题语言与教材差多少,看自己的理解与教材差多远,看自己的思维与教材偏多远。
例1简述水循环过程。太平洋海面蒸发的水汽(2分),随东南季风被输送到该地区(2分),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2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最后流回太平洋(2分)。教材文字:海陆间循环是指海洋水和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具体过程是:广阔的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气流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二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总结解题方法:水循环--海陆间循环--从海洋开始,到海洋结束--(点明相关地理事物名称)。
回归教材还包括要认真的研读最近几年的考纲及相关的高考题,包括做过的和没有做过的,多看一些设问新颖、立意深远、图表丰富多样的高考真题。并积极思考引申拓展,最终使我们的复习变得更加有效。
考纲: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体的相互补给
2、水循环的类型、绘制示意图,说出过程和主要环节。
3、结合图表、数据信息,分析不同河流的水源补给关系及水量变化特点
4、阅读材料,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说明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5、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如植树造林、修水库、跨水域调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四川省地理学会 蜀ICP备0500382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邮政编码:610041
邮箱:huying@imd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