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交流

2014年度优秀论文:《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说课稿》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说课稿(1课时)
眉山外国语学校 唐晓梅


一、说教材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本部分内容对应的课标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并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因素”。地表形态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在必修1第四章中属于总述,剖析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是学习后两节“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的基础。
二、说学情
学生通过初中地理的学习,已经对地形、地貌有一定的认识,学习本部分知识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本节内容在本章总述地形形态的形成原因,以及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方面,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获得地表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因素;
3、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搜集资料,通过讨论分析得出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演示流水侵蚀、和风力堆积,得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形成的影响。
3、通过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进而体会到地理的实用价值和学习地理的意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确定依据:一方面是课标要求,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千姿百态,学生对于地表形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教学难点:内力、外力作用的关系以及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确定依据:该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还够强,在知识的理解上具较大难度。
五、说教学方法
讲述法:在解释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主要表现形式时主要采用讲授法,因为能力来源和表现形式不是本节重点,但又是内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知识铺垫;
情景演绎法:学生作为导游,介绍自然旅游景观图,呈现不同地表形态,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学生带人本课的学习;
实验演示法、合作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演示风力堆积和流水侵蚀过程,其他学生观察现象,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得出结论。
六、说学法指导
阅读法:带问题阅读课文,初步了解地表形态形成原因;
观察分析法:观察景观图以及实验流程分析地表形态形成过程,在结合生活中所见分析其原理规律,培养其分析观察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如搜集资料,完成实验操作,最后交流学习成果,再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结论,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七、说精彩片段
1、导入新课
学生充当导游,介绍各具特色的地貌景观图,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惊叹赞美之余并配以相应问题:这些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的。
2、实验—观察—探究
学生通过预习已经知道外力作用的主体是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其表现形式分为四种: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其具体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可以让学生分组实验进行展示,确定实验目的、选取相关材料用具、观察实验过程并探讨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1)实验一—风力搬运、堆积
实验目的:观察泥沙在风力作用下的运动方向,比较白色纸板上堆积的泥沙颗粒大小,并阐述其分布规律,分析风力搬运、堆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材料用具:颗粒大小不同的泥沙、电吹风、白色纸板
实验过程:选取三名学生,学生一在白色纸板上空垂直轻抛泥沙,同时学生二用电吹风吹被抛下的泥沙,学生三从旁协助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并近距离观察有何现象产生。
实验结论:风具有搬运作用,而在搬运过程中风力减弱或受外力阻挡,被搬运物质会堆积下来,从而形成堆积地貌。
举一反三:合作探讨新月形沙丘如何形成、黄土高原的成因。
(2)实验二—流水侵蚀,搬运、堆积
实验目的:观察流水对沙堆具有冲刷作用,并观察沙堆在流水冲刷作用下有何现象产生,分析阐释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材料用具:沙、光滑木板、水、量杯
实验过程:选取两名学生,学生一将沙筑成沙堆,另外一名学生从沙堆上方轻轻将水倒下,其他同学观察有何现象。
实验结论:沙堆在流水作用下被侵蚀,被侵蚀物质被带离原地,形成侵蚀地貌,同时被侵蚀物质在流水的搬运作用下在沙堆底部堆积,又形成堆积地貌。
举一反三:合作分析海石柱、海石崖的形成,以及黄土高原地貌形成的原因。
上述两个实验只是简单展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得出结论,当然,实际问题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注:本文获2014年四川省地理学会学术年会中学教师论文二等奖。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四川省地理学会 蜀ICP备0500382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邮政编码:610041
邮箱:huying@imd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