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交流

2014年度优秀论文:《普通高中高校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普通高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四川省眉山第一中学 王怀福


一、问题提出和核心概念界定
问题提出:
①我校是一所城市普通高中,现有师生近4000人,学生主要来源于东坡区乡村。随着我区城市化加快,农村生源萎缩,优质生源减少。要保证较好的出口成绩,我校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累,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经过调查研究,主要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突出问题是许多教师课堂教学中往往以只重自己的教,教学目标又不明确,随意性强,教学方法不合理,多采用满堂灌。学生在课堂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大多数时间用在了听课、做笔记上,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归纳总结及同学间合作交流时间很少。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学、不知道怎么学、不能坚持学、不能学会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现象反映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②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方式普遍由原来教师的单一灌输,逐步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自主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获取新知识转变教学过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成为了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③针对我校的课堂教学现状与新课改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优质生源减少又要能出好成绩,我校提出了“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发展要求,使每位学生在我校通过三年的学习均有较大的发展;以“以教改促发展,向课堂要效益”为抓手,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成为我校的重点课题,是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核心概念界定:
1.高效课堂的界定:我们认为的高效课堂是这样一种愿景:在课堂上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得到较好掌握,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能力能得到较好培养,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积极的和主动的。其核心就是三维目标的达成。一堂课是否高效要从学习所用的时间、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体验三个方面来评判。
2.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界定:我们认为的高效课堂教策略就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从各学科入手,探索出的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和技术手段的总称。
二、研究综述和本课题研究意义
研究综述: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孙亚玲在《国外课堂教学高效性研究》一文中对国外的课堂教学高效性研究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从她的文章中我了解到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高效高效性问题的研究: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英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及发现法”、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兰布德和布莱克伍德等提出的“探索性教学模式”、美国的乔依斯与威尔的“当代西方教学模式”、及保加利亚洛扎洛夫创立的“开放性教学模式”中,对高效课堂教学理论研究都有涉及。特别是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世界范围内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改进,以取得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解释和指导。
在我国,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于近期才兴起。2005年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熊梅所著的《高效课堂》一书对高效课堂进行了理论上的一些探索。2009年由李炳亭著的《高效课堂22条》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从实践层面论述“高效课堂”理论的教学工具书。同年赵徽在深入近百个真实课堂听课调研的基础上,在透析全国多种课堂流派、剖析常态课堂弊病的基础上所著的《解密高效课堂》出版,着重回答了如何创建高效课堂的问题。以上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借鉴。
21世纪初,在我国中学教育界形成了一系列高效教学模式,标志着高效教学理论的成熟。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有:
兖州一中 “循环大课堂”模式,即“123”模式,“1”是师生的角色转变,“2”是把“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 “3” 是“独学”、“对学”和“群学”三种学习方式。
昌乐二中“271学习态”。将教师讲,学生自主学习和“反刍过关”按“2:7:1”比例来划分成三个时段。将学生组成按“2:7:1”比例来划分优秀生,中档生和后进生部分。将学生的课下自习中的“作业”、“预习”、 “自查”时间按“2:7:1”的比例来划分成成三个时段。将学生生活学习中的体育锻炼,阅读、实践和社团活动,个人日常事务方面的时间按“2:7:1”比例来划分成三个部分。将人成功按“2:7:1”比例归结为20%智商+70%情商+10%行商。将教师成长策略总结为让20%老师发挥领跑作用,通过团队作用引导70%向20%靠拢,再带动10%的教师。通过以上7个“2:7:1”来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促进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通过本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促使各位老师突破教学方法的旧框架,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注重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追求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促使老师们的课堂真正有实效、有价值,促进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2.加快我校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该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能进一步提高参与者对课堂教学规律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从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出发,从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实际发展水平出发,将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反馈等环节紧密结合,以学生活动为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加快各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3.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高效课堂的打造,我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通过课题组的积极探索会形成丰富多彩的、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具有有较高实效性的高中课堂教学策略,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并发挥好我校在新课改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预计用三年时间达成如下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各学科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各学科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课堂评价体系。
3.通过借鉴昌乐二中的导学案,结合我校实际,形成适合我校的导学案,并总结归纳出我校导学案的设计策略。
4.通过研究,实现我校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形成高效课堂。
5.通过研究的开展,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创新,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通过研究的开展,促进我校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一批专业名师。
7.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效率和学校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我校在社会上的美誉度的影响力。
研究内容:
1.研究教学准备设计:通过集体研究、各备课组集体活动,形成导学案。
2.研究操作程序设计:各学科应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学科的高效课堂操作程序。如文科地理可采取右面程序来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3.研究各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各学科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观摩学习、教材研究、学情研究、学法教法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四、研究措施和活动
拟采取的实施路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转变观念→调整做法→构建模式→制定评价标准→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拟采取措施:
1.实施开展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研究。认真研究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导学案设计原则、导学案设计总体要求、导学案设计基本范式、导学案设计的流程和导学案的使用要求。
2.实施创建高效合作学习小组研究。重点研究下面两个问题:合作学习小组建立的原则和建立学习小组操作步骤。
3.实施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按不同课型(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和过程中不同环节(自主学习、展示、点评、反馈)来构建相应模式。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模式。
4.实施开展高效课堂评价标准的设计和实施的研究。考虑好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和权重。一级指标建议包含学生学习(占60%)和教师引导(40%)两个大的方面。
五、预期研究成果和效果
1.预期研究成果:
①成果名称:普通高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②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导学案汇编、教师教学实录、优秀教案集、学生获奖汇编、学生感言、研究简报等。
2.预期研究效果:
①我校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初步实现了课堂高效。
②我校全体学生能获得终身发展所需的基础知识,获取信息能力、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动手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四川省地理学会 蜀ICP备0500382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邮政编码:610041
邮箱:huying@imd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