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二中 王超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地和谐相处的物质基础,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区域的发展必然会对生态环境施加压力,从而产生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认识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综合治理这些环境问题,是未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章面对当今世界上众多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选择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一中一外两个典型案例。
课标要求本章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呢?我就自己的教学情况谈以下几点:
第一,复习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首先是区域定位,这是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地理特征的前提。其次是构建该区域的知识网络:地理位置和范围(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地形(地形类型和分布、地势特征、主要地形区及其概况);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光照、气温、降水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河流与湖泊(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及其原因分析);土壤(类型、肥沃程度、问题及解决措施);植被(类型、问题);资源(种类、数量、质量、分布);农业(类型、熟制、主要农产品及区位条件分析);工业(资源状况、工业类型及区位);交通(主要交通方式、区位);城市和人口(主要城市及分布;民族组成、生活习性)等。再采用比较法,如我国西北地区和西亚与北非教学中,我们都知道两个区域中都存在着较大面积的荒漠景观,但通过对比,二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气候特点上,两个区域降水均稀少,西北地区冬冷夏热,西亚和北非终年炎热,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区域位置的差异而形成的。就西北地区而言,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水汽难以伸入至此,因而降水稀少,又因地处中纬地区,以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景观为主;而西亚和北非,因其地处中、低纬地区的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的控制,降水稀少,多为热带荒漠景观,同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通过对比不但分清了两者的性质,同时也分清二者的“本质”不同。教会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再给予必要的学法指导,并适当的拓展知识深度广度。
第二,重视过程教学,促使知识迁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教学时应不拘泥于副标题所限的地区,而是以此为分析问题的基础,就某一个主题向其他区域延伸。例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可以扩展到非洲撒哈拉地区的荒漠化;“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也可以扩展到我国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本章内容开放性很强,为学生自主探索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思考我国其他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东北地区的黑土流失、沼泽和森林减少,华北地区旱涝、盐碱、风沙三大灾害,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等,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举一反三。
第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课时有限,教不到面面俱到,因此应授之以渔,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章应教会学生对生态问题综合分析的方法。针对某生态问题,要分析其综合成因,一般按以下思路展开:先分析自然原因,其包括地形原因(海拔高度、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再分析人为原因,其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针对性地与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如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自然条件包括:由高原山地向平原过渡,坡度较陡;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土质由粉砂颗粒组成,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植被稀疏,覆盖率低。人为原因包括:对植被的破坏,尤其是对森林的砍伐;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如轮荒等;露天开矿的采矿方式。针对成因,提出应对措施。加强针对性,因地制宜地总结出措施,即包括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和对人类活动的规划、管理。
第四,构建知识网络,有机整合教材。本章内容涉及案例很多,如何将其有机地联系整合,使零散的知识点结构化、体系化,将零碎、非有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是学习的重点。在教学中应通过归纳总结法,既能帮助学生复习所学、深化所思,又能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刻。如本章知识体系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