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教学设计
石室初中 叶宗明
在初中阶段,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的眼中,地理就是一门豆芽学科,不重视,加上语、数、外、物的重压之下,学生也无暇顾及地理这样的学科,这给初中地理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地理教师的一个重大难题。我认为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课堂的40分钟,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校从2010年开始建立了微格教室,建立微格教室以来,我多次在微格教室进行教学,每次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谈谈在“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节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一、教师方面
1.充分进行课前准备
要构建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我们不能由于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在备课的阶段我们教师就必须多下功夫,熟练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 " 四个到位 " ,即精心备课到位,准确讲解到位,能力训练到位,学法指导到位.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根据“四个到位的原则”,在进行该节教学之前,我根据教学内容整理教学思路(本课时主要学习内容是新疆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课文标题“高山、荒漠、绿洲”不仅突显了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而且隐含了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重要的人地关系思想。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高山环抱的地形特点,造成了新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从而使盆地内部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沙漠。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水成为新疆宝贵的自然资源,高山冰雪融水汇集处的绿洲成为新疆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也使得新疆境内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呈现环状分布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不仅要突显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更要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要素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中要始终贯穿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线。)再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新疆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是我国西部开发重要的边疆省份之一,是西部开发的代表。新疆独特自然环境特点对人口、城市的分布和农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是我国富有特色的地理区域。通过新疆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对地图和有关资料的分析、归纳区域的特征,进一步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通过对新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学生的学情(地理学习除了地理知识的传授外,更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读图能力、析图能力、阅读分析地理问题能力、综合地理能力、地理知识运用能力等等。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多的地理,很多学生都有一定的地理基础,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分析、判断、综合、运用等方面能力,初步掌握了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但是仍然有不少学生在读图、析图、综合、空间想象、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地理事物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概念还需进一步加深。通过新疆的学习,教会学生通过对地图和有关资料的分析、归纳区域特征,进一步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具有重要意义)进行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地图、插图、地理地图册中的新疆地形图,地理填充图册中的空白图和自制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导”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从而对重难点进行突破。例如对新疆人口、城市、交通的分布特点从图6.31和6.34入手,将塔里木盆地周围城市标注在地形图上,引导学生观察城市的分布和地形之间的密切联系,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正确理解人口、城市、交通的分布点,理解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请同组的地理教师进行指点,同时大量收集与该节教学有关素材和视频,以备在备课时使用。做好这些工作后,再结合教学内容制作适合该节课教学的课件,然后再进行组内磨课,让其他地理教师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在磨课中,通过师生的碰撞,再把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在课后把自己上课的录像调出来观看,发现自己的问题,又再进行课后“备课”。 发现问题时,就要想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 ? 有没有必然的规律,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分析一下,记下来,不管是什么情况,就像拍照片一样.积累多了之后,再来集中总结.这样通过课堂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新疆这一节课才算备完整。
2.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
我认为,如果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在新疆一节的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的状态呢?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在上课之前2分钟播放音乐并伴随音乐,同时播放一些有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些画面,目的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请学生辨认一下,这些画面是我国的哪个省级行政区?引入新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教学。然后设问:从刚才的画面中,我们看到新疆有广阔的沙漠,这与新疆的地理环境有关系吗?进入对新疆地理位置的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2中国政区图,P40课文和图6.31,回答下列问题:①新疆位于我国的哪里?距海洋远还是近?②找出与新疆相邻的国家有哪几个?看看是不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区?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掌握新疆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邻国众多的位置特点。
在学习新疆地形这部分内容,我采用读图、填图、绘图等方式,让学生在图上认识新疆主要地形区以及地形特点——三山夹两盆。该部分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
对于气候部分的教学:我采用读图、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其目的也是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中国气候分布图和乌鲁木齐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提问:①从图中看新疆属于什么气候?②新疆的气候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个读图活动既让学生掌握了新疆的气候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随即提问:为什么新疆的气候如此干旱呢?教师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干旱的原因。让学生联系前面学过的新疆的位置和地形知识(再次展示新疆的位置、地形图)分析总结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完成该问题后,我又抛出下一个问题——既然非常干旱,人们生产生活用水从何而来?再次引发学生思考。(这里教师展示新疆地形图,提醒学生看看新疆周围高山的海拔,特别注意雪线)通过提示后,学生容易得出: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学生完成问题后教师转折:由于新疆气候非常干旱,所以水源成为制约新疆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因素。这里教师又抛出一个问题,受水源的影响,新疆人口、城市、交通设施分布有何特点?引导学生读图6.32和图6.34,讨论分析活动提出的问题。——新疆人口、城市集中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转折:那么新疆的农业生产有分布在哪里?(绿洲上)转入第二部分: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的教学
这个部分我先安排学生看书、读图。思考以下问题:①.新疆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新疆的特色农产品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坎儿井”是一项什么工程?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③.新疆的瓜果特别甜,色彩也特鲜艳的原因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在总结后,教师跟着抛出下一个问题:目前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都因为缺水而陷入了生存和发展的困境。面对现实,我们应该怎样缓解人——水矛盾?引入P44的活动2然后教师归纳小结。
在新疆一节的教学中,我设计的教学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学生处于不断的思维和活动之中,并且过渡非常自然,使学生感觉一切都是顺理成章。从而使学生的思维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特点。
二、学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