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交流

地理学科主观试题命制中的因果关系

成都市新都区第一中学 陈维勋


E-mail:248xh@sina.com 邮编:611930 电话:13551166911

【摘要】

主观题是现代考试中的一类最基本的题型,地理的主观性试题具有分值大、综合性强、技能要求高的特点。试题知识跨度大,答案要点少而确切,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分析能力要求高,因而不少同学难以准确把握。要改变这一状况,教学中应当紧扣因果关系,掌握基本地理原理和规律,逐步形成和完善解答地理主观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

【关键词】主观题;因果关系;地理思维

什么是主观题?说法不一,《公务员大词典》中指出:“根据评分方法的不同,考试试题可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按照《教育大辞典》一书,“主观题是试题的一种类型。特点是没有固定的答案和评分标准。”主观题题少面窄,但重点内容突出,着重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深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种类丰富,内容也更加注重联系实际。这其中以文科的材料性试题最具代表性,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知识中心型”转变为“问题中心型”,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但主观题不可回避的难题是不易评分或者说评分的一致性差,所以主观题既有参考的评分标准答案,又有较为详细的评分细则,学生的答案应最大限度在细则之内,尽可能地吻合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高考文综地理主观性试题分值56分,是政史地三科中分值最多的一科。尤其是到高三复习的后期,学生们逐渐开始忧心于自己的主观题得分率不高又难以提高的问题。心里又急,又没办法。选择题至少理论上还可以有25%的答对率,但主观题不会,或是答题的思路错了,则可能写满一页,也只得个0分。怎么办?通过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有效地把握因果关系,完善主观题的思维是提高主观题得分的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注重地理环境要素间之的因果关系及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各类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和地理教学,都很注重因果关系分析。地理因果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和多因多果。例如,不同地点的地方时不同,是地球自转引起的为一因一果现象。又如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的高大隆起,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高原上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冰雪融水形成江湖的补给或大河的发源地;高原上空气稀薄透明度好而日照强烈;适应高原生长的特有的牦牛等是一因多果现象。再如某些地区的气候特征是由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影响而成是多因一果现象。至于多因多果现象则更为普遍。

先从学习的思维角度和地理学的思维来看。现代教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要把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放在学习的首位。地理学的思维特点有些什么呢?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地理空间性思维;二是地理区域性思维;三是地理综合性思维或称整体性思维。这三者都密切地与因果关系的分析和梳理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从形象思维这一品质来说,究其本质就蕴含了因果关系。地理学科中的形象思维是通过地理规律来体现的。应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在地理规律教学要讲究教学策略,恰当地运用因果分析方法进行讲解,充分利用地理板图和板画,尤其是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讲清地理规律的基本原理,透彻分析地理知识间的因果关系。其次,从抽象逻辑思维的角度来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体会出“因”与“果”内在联系,可避免过于理论化的内容让学生感到乏味。学生运用因果分析的方法对具体事例的来龙去脉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和探索。抓住“因”与“果”的内在联系对一类事物的基础层面产生较深层次的认识。尤其重要的还有就是在“因”与“果”之间起到桥梁作用的因素剖析过程十分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观察与思考习惯,形成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

紧扣因果关系,可对逻辑思维中的分类和归纳的能力进行培养。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应重视将因果关系的分析应用于对地理知识的归纳和整合,从而将是许多零碎的地理知识的有机统整为地理规律。对规律性地理知识的归纳整合,采取分类、归纳、整理、比较、假设推理、简图导出等方法,使其知识结构系统条线分明、脉络清晰。如: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气旋和反气旋的活动、海陆间冬夏气温的变化规律、冷锋和暖锋天气系统等。

紧扣和运用因果关系,可强化联系和辐射的能力的培养。联系是指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而辐射则是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通过联系和辐射,可构建学科主干知识体系,培养学科内的综合能力,清理学科内知识的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之结构化;总结地理事象的分布、运动及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运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做到图文结合,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实现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综合的因果分析能力的形成过程。

紧扣因果关系,对判断与推理的能力培养更具意义。在地理基本原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因果关系需要进行恰当的判断和合乎逻辑的推理。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

掌握地理因果关系可采用如下方法: 1.直接分析推理。例如:昼夜的产生是因为地球是个不透明体,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自转的结果。2.间接地推理。例如:气温的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因为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之后还有一个过程气温才达到最高值,地面达到最高温度是地球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地面热量是太阳辐射的热量在地面储存而来。太阳辐射最强在正午12点,地面温度最高在中午后1点,气温最高值在午后2时左右。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多样的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四川省地理学会 蜀ICP备0500382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邮政编码:610041
邮箱:huying@imd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