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必须非常明确:课本,是地理学习的支柱;教材,是学科浓缩的精华。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最有体会的一句话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学习要靠多读。后来流传了一句:尽信书不如无书;再后来甚至有人把读书说成“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这下好了,同学们基本不怎么看书了。原因更是多得离谱:没时间看书;不会看;看了没用;不想看。这些借口尤使课余自习成为懒惰滋生的温床!在此我想告诉你们:从现在起,必须看,还要乐看!地理教材,初高中共8本,包括三个部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若在大学,这几本课本就演化成几十本专业书籍及相关科普性配套书若干。所以,中学教材可谓字字珠玑,值得细品。
那看书究竟该注意些什么?下面我以高一上册为例谈谈:
第一遍,看目录,建体系。要领:记标题,清条理。这个过程,既可了解和回顾教材结构和体系概要;又循序渐进,为知识建模打下基础。注意:不管预习复习,看书与动手须同步,拉线索,勾条理,领悟体系,要点清晰;不过,不必太细,否则影响看书进度,尤其在紧张复习期间,影响进度就会挫伤信心。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1 人类认识的宇宙——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宇宙中的地球
1.2 日月地的关系——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宇宙探测的发展、开发宇宙、保护宇宙环境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1.5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6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第二单元 大气
……
注意,忽视结构体系,你也许会得到一根秀木,但你放弃了整片森林!
第二遍,看细节,破疑难。要领:抓深入,求拓展。这个过程,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此时,勾圈点划,批注整理,笔记观感随意而动;同时,结合地图册、教辅书、笔记本进一步充实完善;还有,章节插图、阅读材料、选学内容全盘处理;最后,练习考查及时反馈。这个过程,就是把书读厚,明了知识内在联系;突破知识疑点难点。
过程精细,不能一蹴而就。具体而言,注意以下方面:
1.抓“概念”重“消化” 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
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恒星日、太阳日;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
2.抓“原理”重“理解” 掌握了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才有说服力。
如: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气温与气压的关系;大气环流的形成;季风气候的形成;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等等。
3.抓“综合”重“联系”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分析地理现象必须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方能破解其内在联系。
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也有密切关系。
4.抓“归纳”求“规律” 总结归纳,得出规律,既利理解,更便记忆。
如:三大洋洋流系统,可归纳成:
(1)除印度洋北部外,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运动,南半球相反;
(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运动,南半球只有西风漂流。
(3)在中低纬度海区,每个洋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横向为风海流,纵向为补偿流。
(4)北印度洋为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艾宾浩斯友情提示:如果你忘了,再来两遍。
三、善建模
学知识,最忌松散。经过前面用图看书环节,同学们还有大事可为,且可大有作为——建模。包括两个方面:构建知识模块,建立解题模式。
构建知识模块即构建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其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再现和完善,而且能考验同学们对知识再处理、再重构、再创生的能力,对于同学们综合能力、异向思维的培养可以达到质的飞跃。知识模块的构建,可用结构式,简图式,网络式,表格式等。
建立解题模式不少同学答题时总是丢三落四,言之无物,张冠李戴,东拉西扯,缺失严谨、规范、条理、全面,得分率相当低,原因就在于平时缺乏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和对同类问题进行模式构建。
如:某地地形特征的答法:地形类型;地势特点(起伏大小;地势变化);典型地貌三个方面。
又如:某地环境问题的答法:首先明确有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三个方面,再结合实际具体分析。
注意:平时所学知识体系往往就是答题模式;而越是教材未直接提及的就越要积累,如资源短缺怎么办,思路:开源节流。至于“源”怎么开,“流”怎么节,就要结合具体实际而定了。再如,凡问及原因,一定得从自然原因、社会经济(人为)原因两路入手……
同学们,地理学习实非易事,但每当看到高三学子经过“一番寒彻骨”之后脸上绽放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