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竞赛激活地理课堂
针对初中学生争强好胜、表现欲望强的身心特点,在教学中模仿和借鉴电视综艺类节目“幸运52”、“正大综艺”、“三星智力快车”等形式,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赛中学”、“学中赛”,既能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意识,是地理课堂从沉闷走向活跃的简单易用的好形式。
一、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
1.分组: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6-8人,并推选小组长一名;小组可以按照座位顺序划分,为了避免力量悬殊太大,也可以根据学生性别、性格、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面等按强、中、差交叉分组,为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打下基础;每个小组可以给自己命名,如:北京大学代表队、清华大学代表队、牛津大学代表队、哈佛大学代表队、梦之队、龙之队等。
2.制定比赛规则和要求:为保证比赛在文明有序的状态下进行,在比赛前,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共同制定比赛规则,为以后每次比赛的成功实施起指导作用。①纪律要求:一切服从裁判,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要过于看重分数;文明参赛不哄闹,对于乱吵乱闹影响比赛秩序的小组和个人给予批评并扣除该组50分。②抢答不需举手,可以直接站起来回答,但必须在老师宣布开始后才能进行,否则扣分,回答错误不倒扣分。(鼓励学生敢于回答,不惧怕错误)③必答题必须经小组充分讨论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力求全面,其他小组可就该小组答题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进行纠正和补充,并给予相应的分数奖励。④小组中每位成员回答问题次数最多不能超过2次,否则每人次扣30分(避免优生一统天下,保障学生人人参与)。
3.比赛题目的设计:竞赛题目分必答和抢答部分,抢答题目以考察识记内容为主,每题分数以50分为宜必答题主要考察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侧重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解释地理现象,每题分数以100~200为宜。题目设计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内容要涉猎广泛不仅有课本知识,还应包括大量的课外知识,如各地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文化艺术、珍奇动植物等。
4.比赛形式:比赛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在每节学习新课后组织5分钟左右的小比赛;也可以在学完某章后组织专题比赛;还可以把比赛穿插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让比赛贯穿课堂的始终。笔者在教学“日本”一课时,采取模拟旅游和知识竞赛相结合的方法,把“日本”一课的主要知识点和有关课外知识设计成一个个真真假假的旅游问题,让学生先就问题的真假做出判断,然后说明理由。学生在竞赛中学习地理,旅游中增长见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5.积分统计及奖励:每节课比赛积分情况在黑板公示,对获胜的小组和表现优秀的个人颁发小奖品予以鼓励;学期结束把积分累加在一起,该组的积分成绩作为该小组成员地理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
6.注意事项:在回答必答题时,教师要等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交流后再指定某个小组回答,以便于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了避免学生只注重比赛结果,忽视课堂听课过程的现象,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一些比赛题目“泄密”给学生,让其尝到认真听课的甜头。
二、意义
1.改变了地理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动的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为基础的;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因而,地理学习不是从外向内不断被动填入新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积极主动的地理学习,才是有效的地理学习。如果一个中学生毫无地理学习动机,在地理课上“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接受外界地理信息传输,那么可以说,地理学习在这个学生身上并没有发生。
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学习中比赛,寓教于乐,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热情,学习思维始终处于兴奋和活跃状态,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的知识探求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愉快地接受知识,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学习地理的种种乐趣。
2.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为了能使本组在竞赛中获得好成绩,他们课堂上听讲格外认真,唯恐漏掉一个知识点,这有利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笔者曾做过对比实验:课堂上实行知识竞赛的班级对课本基本知识点掌握的正确率高达92%,而非实验班级则只有73%。由于比赛题目涉及知识广泛,不仅包括课本主要知识点,还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军事等大量的课外知识,长期坚持可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如:在学习“印度”一节时,除了根据课本基本知识设计一些题目外,教师还可以补充设计以下课外知识题目:(1)我国唐代称印度是什么?(2)印度是哪个宗教的发源地?(3)印度把什么宗教作为国教?这种宗教把哪种动物奉为神灵?(4)印度为什么是英联邦国家?为什么把英语也作为官方语言?这与历史有什么联系?(5)印度人心目中的“圣河”是哪条河流?为什么印度人把它看作是圣河?(6)世界上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在哪里?其成因是什么?(7)印度最著名的古典建筑是什么?它与哪几个并称为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迹?(8)印度的硅谷是哪里?(9)妇女额头上点的红痣有什么意义?(10)印度和巴基斯坦有争议的领土在哪里?说说印巴矛盾的由来(11)印度菜的最大特色是什么?(12)印度人摇头和点头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同意和不同意)(13)你还知道印度人有哪些风俗习惯?
竞赛式教学的优点不仅在于竞赛本身,还在于学生要成功的参与,就必须具备丰富的课外知识,学生往往在课前就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深入图书馆、阅览室,上网去查阅相关书籍、资料,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3.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长期以来,地理课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回答问题总是少数几个学生的“专利”,因此学生不爱学,课堂气氛沉闷,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实行比赛后,同学们热情高涨,往往是老师的“抢答开始”还没落音,好多同学都已站了起来。为了回答一个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去翻阅课本、小组讨论交流热烈,唯恐被其他小组抢先回答,没有抢答上的小组也不是旁观者,因为发现指出回答者一个错误,本组就有一次加分的机会。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个个有所收获。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每周最盼望的就是上地理课,特别是知识竞赛,紧张而又兴奋,富有挑战性但有成就感,竞赛让我感到学地理有无穷的乐趣”,“我一直不喜欢地理,可是自从地理课堂实行知识竞赛后,我对地理改变了看法,它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学不到的知识,地理课也可以这样生动活泼的。”
4.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